当我们满怀着期待迎接新年的时候,一场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而来。面对疫情,感到焦虑或者恐慌,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也不用给自己施加二次压力,飞龙中学携手心理专家吴志伟老师,带领全体师生一起理性认识这场波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补充 “心理小知识”,更好地照顾处在“隔离”状态下的自己。
知识链接
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不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大心理危机事件。所谓危机(crisis)是指:
(1)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等),03年SARS和本次事件也属于此;
(2)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那么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我们如何面对并调试自己的心态呢?
第一,照顾好自己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记住,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令人手忙脚乱,自乱阵脚,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因为假期还长,无度的沉湎于网络游戏等使晨昏颠倒,生活作息紊乱,时间一长,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反倒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 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清单,并执行它。
充足睡眠、控制饮食、规律作息十分重要。除了规律之外,还要尽可能把生活过得有“品质”: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找出令你愉悦的事,与人聊天等等。 同学们也可以提前完成寒假作业;把下学期的内容预习一下,譬如把下册英语单词背默,把中考必读书籍提前阅读等等; 将以前想做没做,或是新产生的想法加入计划中,为这段日子增添一些新鲜感。 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这些是你应该做的事。
第二,处理负向情绪
1. 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每天刷微博、微信、新闻APP的初衷也许是希望了解更多详细真实的外界信息。但刷信息治不好病,更不防病,能防病的是洗手、戴口罩、少出门,还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理性筛选信息是维持自身情绪稳定、了解外界情况的正确打开方式。假期中不要被手机所控制,被太多的信息所淹没。
2. 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身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恐慌占上风”。
3. 运动
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 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同学们,在有限的空间,因地制宜的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譬如:跳绳、做操、踢毽子等。
4. 正向思维:
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
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
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大家有更多开心的时间。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这是一段让我和家人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期。
面对现在的疫情,我们能做的是能够照顾自己,关心家人,留心身边的美好,认真做好防护,团结一致,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保持对危机过后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祝全体同学和家长在这个难忘的新春里健康平安,幸福成长!
飞龙中学
2020年2月1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