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传承孝道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记新北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同题异构主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谢吟龙

  有人说,家是一生都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2020年12月23日,新北区七年级全体政治老师,在教研员周小芬老师的带领下齐聚飞龙中学,参加了以《家的意味》为主题的同题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先由飞龙中学唐凌老师执教了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唐老师的导入采用了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奠定了温情的课堂基调。通过“明—何以为家、行—何以践孝、悟—何以为国”三个环节,让同学们从体验家的意义、践行孝的文化,到厚植家国情怀,是一堂用心的课。在唐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堂民主的课。在问题设计上,唐老师通过充分挖掘抗疫人物马卫芬的事迹,设计了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坚守岗位”还是“回家尽孝”,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堂思辩的课。本堂课的课堂教学感染力强,教学活动多样化、情境化,学生参与度高,师生、生生互动较充分,课堂呈现了多样化生成。

  中天实验学校的姚莹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条理清晰,知识点展示明了。姚老师通过“识家之意、品家之味、尽家之责”三个板块层层推进。

  围绕两堂课,我们进行了主题研讨。周小芬老师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两节课风格各异,唐老师的课堂感性,有深度、有高度,姚老师的课堂较理性,从德、法的角度进行渗透。接着奔牛初中的陆文明老师及中天实验学校的江春强老师也高度评价了两位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

  有人说,家是一所茅屋,家是一个院落;有人说,家是亲人真情的拥抱,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还有人说,家是牧童遥指的杏花村,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企盼。两位老师的课,还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家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责任的传递,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国家的忠就是对家人的孝!

  (撰稿:孙怡鸣 摄影:孙怡鸣 审核:陆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