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摸排,充分宣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地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关爱和帮助,开学以来,学校对原建档立卡、残疾学生、低保家庭、特困救助对象、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等几类学生进行了摸排,以发放告家长书、班主任传达告知、班级宣讲、张贴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彩页等形式宣传国家助学金申请的相关政策,由学生和家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申请。学生发展处全员回收告家长书,统计申请名单,明确本学期拟申助人员的名单。考虑到部分孩子可能因自卑心理而放弃资助,资助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三个来源”内应助学生名单的比对,及时掌握未申请学生的名单,并联合班主任对其家长进行动员,由此,最终确定拟申助学生的名单。
悉心指导,顺利申请
学生发展处及时召集班主任开会,向班主任培训信息预采和平台申报工作。会后,班主任向拟申助学生发放《拟申请教育资助的学生家庭经济信息采集表》纸质稿,指导学生按要求规范填报,收集学生困难证明材料,交由资助工作人员初审。同时,班主任还耐心指导申助学生或家长按流程在“江苏省学生资助平台”如实填写或修改相关信息,完成网上申请。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积极上门家访,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困难、学习困难,为学生家庭带去一缕温暖。
成立小组,规范认定
高效的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团队,学校很快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资助工作人员参加的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小组。工作小组通过会议对拟申助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困难证明材料、班主任家访情况等进行组内讨论、民主评议,最终对困难学生综合认定,明确其困难等级。资助工作人员此后及时为申助学生进行建档备案,完善资料。
平台助力,爱心录入
学校资助工作人员通过省资助申请平台完善审核信息,及时上报,并按流程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让一学期的资助工作更加规范、有迹可循、有档可查。完成一系列工作后,学生及时组织发放打卡工作,将爱心及时传递,在疫情艰难的时刻,给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送去甘霖。
爱心加倍,立德树人
除了常规的国家助学金补助以外,新北低保、“牵手成长”、“帮困奖优”等爱心工作也同时有序进行,让真正有困难的孩子,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错过校园生活的快乐。在帮困助学的工作中,学校还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发动党员教师的力量,与这些孩子一一结对,关爱他们的学习、心理健康,让孩子享受经济补助的同时,也获得了人文关怀,努力成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齐贤学子,也让我校的帮困助学工作更有温度、充满色彩。
(撰稿:吴菲 摄影:吴菲 审核:陆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