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花开最需要的养分
——与疫情斗争中的班主任工作开展漫谈
新北区飞龙中学 孙梅
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本该重新踏入校园开始新的学习周期的孩子们关在了家中。伴随着假期的再三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铁三角”——教师、家长、学生又作何感想呢?我们不妨来大胆猜测一下吧!
学生党们:太好啦!病毒来得真是时候,假期又可以多几天啦!游戏还能多打几天,又能堂而皇之地屏蔽掉老师和爸妈的唠叨,还能自由自在做想做的事,除了不能出门,一切都那么美好!
家长们:这次的病毒这么来势汹汹啊,都把假期延了又延。孩子在家没人管怎么办?这么久不上课怎么办?在家能干些什么呢?真是要愁死了!
老师们:假期延长了,课时能不能按时完成?学生在家能不能自觉地进行预复习任务?放假了这么久,开学后学生的状态能不能尽快调整到较好的状态,跟上教学步伐?
班主任们:被隔离在家的小神兽们,是不是都安全、健康?家长们能不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陪孩子们?孩子们的作息是不是正常?能不能自觉地锻炼身体,抵御病毒感染?希望开学都能够见到健康的娃儿们!
应该说,这样的内心独白是很正常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立场,人之常情。不过,不难发现,如果把学生、家长以及老师放在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话,而班主任就应该是位于这个三角形的重心,只有当班主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得这个三角形稳稳地支撑起来。而这些工作必定会是繁琐的,辛苦的,可是辐射力却一定会是广泛的,深远的!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说,尽管大多数的班主任都是学科教师,但是我相信,每一位班主任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不会是学生的学习怎么办?我猜想应该是这样的担忧:外地的学生有没有重症疫情地区的呀?回老家过年的学生有没有接触到感染人群的危险?这些孩子能不能安全回家?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一定应该是以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为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以先学会成人为基础再学习成才。
所有工作开展的中心一定只有一个字——爱!家长爱孩子,所以他们会不辞辛劳地付出;老师也爱孩子,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教授学生知识;班主任更爱孩子,所以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学生不可能奔赴前线,所以我们的责任更多地停留在了如何引导学生去传递爱,传递信心!
恰逢传统佳节,元宵节,都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团圆,但是这场疫情却让不少家庭都无法团聚!所以我利用班级的QQ群,发布了一个作业—不一样的元宵节,主题就是让学生们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制作短视频,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班级的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有朗诵的,有画画的,有写字的,还有跳舞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但是希望学生可以对这次疫情中得到的信息不仅仅是沮丧与无助,更多的是信念与爱,让学生们明白:虽然现在小小的自己还不足以撑起这样的重担,但是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强大,有了国,才会有家,每一个人都要先有大爱,才会得到小爱。这样的“作业”,不仅仅是愉悦了学生们的身心,发现学生们的才艺,更重要的就是传递力量,传递爱,传递信念,是一种德育的渗透,结合当前的热点事件,不断地让学生学会成为社会人,具有社会心,学做社会事,最后的目标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
尽管班主任需要埋头于每天的数据统计,繁杂的催促、登记、上报工作,焦头烂额,甚至于苦不堪言,但是眼里有美,心中有爱,即使苦中作乐也会是收获满满的,教育学生怎么去爱,怎么表达爱,怎么传递爱,我们相信,这样的学生才会是温暖的,值得信赖的!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他们,跨过困难,给他们支持和鼓励,带着他们认真地看世界。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耐心,一定会看到他们独立且坚强地盛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