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校.社联动系列活动(五)
《万历瓶中的花》---《名画伴成长》艺术通识课
发布时间:2023-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曙

5月13日飞龙中学的学生们来到秦岭社区参加了《名画伴成长》课程。这堂课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了花桶中放着各种类型的花,学生和身边的同学开始讨论这些花的品种和意义,同时社区的老师还打开了关于中国瓷器的介绍的视频,让学生逐渐沉浸在《万历瓶中的花》的学习情境中。

这堂课选题《万历瓶中的花》,是小杨·勃鲁盖尔这幅画作也是《名画伴成长》系列开讲以来第一次讲到西方油画作品,以此扩散,深挖出其背后涵盖的丰富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解了西洋画的绘画特征及绘画题材,并细致的观看了这幅画作,学生尝试描述此幅画作,这束花放在一个特殊的中国瓷瓶里,而这也将中国的瓷器展示在了西方荷兰静物画上。老师从画中的中国瓷器引发思考:为什么西方画作中有中国瓷器,由此介绍起大航海时代,中国瓷器的往来贸易。静物画起源于17世纪的荷兰,在“黄金时代”极为流行,被称为“浮华的静物”。中国文化一直是欧洲人着迷的对象,对十七世纪经济发展起来的荷兰,有钱的商人、贵族等中产阶级们,在努力效仿欧洲皇室的生活方式。“中国瓷器”是欧洲皇室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17世纪60年代,当中国瓷器被大量运抵荷兰,为强大的中产阶级提供了便利。故而静物画成为他们“炫耀”财富的载体,奢侈品“中国瓷器”必在画中。从历史背景欣赏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这幅画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欧洲,表达了那个时期瓷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瓷器对欧洲文化发展的影响力。

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不断了解和学习作品背后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对于画作的了解,将他们自己了解的各种各样的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拥有了发现和欣赏西方和东方的艺术美的眼睛。

撰稿:周璐敏        摄影:周璐敏      审核:何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