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凡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 权利、 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是校园欺凌行为。
二、校园欺凌类型
(一)身体欺凌
徒手或者利用工具对弱势同侪进行踢打、碰撞、推搡、抢夺财物、故意破坏衣服等。
作为最常见一种欺凌类型,身体欺凌不一定会给身体造成明显伤害,因此并不能以是否造成流血受伤或者达到法律意义上的轻微伤、轻伤标准来衡量是否构成身体欺凌。
(二)言语欺凌
谩骂、嘲笑、讽刺、取绰号、威胁、故意损毁他人名誉等,常和“关系欺凌”交叉进行。
(三)关系欺凌
通过间接的方式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行为,如欺凌者在受欺凌者身边的同学中散布毫无依据的谣言,使受欺凌者受到群体排斥和孤立等。
(四)反击性欺凌
受欺凌者因为长期遭受欺凌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直接对欺凌者展开反击,也可能是转而对比自己更加弱势的人展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恶果之一。
(五)网络欺凌
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社交软件、社群网站等手段散播侮辱性、不实言论、图片等对他人进行威胁、骚扰、欺负、侮辱人格、披露隐私等行为。
三、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一)家庭方面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家庭关系, 增强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要提供积极的教养方式, 不纵容, 奖惩有度, 提升克服困难的能力, 提高其心理韧性。
第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坚持严于律己,做孩子的好榜样。
第四,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要求家长经常跟班主任、任课教师直接沟通,形成更有力的教育保障。
(二)学校方面
第一,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会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第二,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会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第三,快速反应:学校会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三)学生自身
第一,当受到欺凌的第一时间,就要反驳,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做出反应,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助长这种不良作风。
第二,如果自己能力有限,要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要让欺凌者知道,这种事情是错的,他的这种行为是有人会出面管的,不能让他继续这种行为。
审核:谢亚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