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热心,一次急救,一条生命。一次次的拍击,叩开的是一个个堵塞的气管;一次次的按压,唤醒的是一个个沉睡的生命。生命因何而沉睡,我们不允许原本鲜活的生命在我们面前逝去。
为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急救知识储备和实操方法,2024年9月25日下午,飞龙中学对全体八年级同学进行了应急救护主题教育。
首先,曾老师用五个一生动讲述了红十字会的故事。一个人、一场战争、一本书、一个组织、一份国际公约,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然后便是这次活动的主体部分:曾老师讲解的心肺复苏和张老师讲解的气道梗阻。
黄金4分钟之心肺复苏
面色苍白、丧失意识、没有呼吸、心跳脉搏减弱,这些可能都是“心脏骤停”的表现,此时,要进行黄金救援4分钟。第一要确认周围环境,第二轻拍重唤,确认患者有无意识。其次组织团队:先说明情况,再表明身份,最后团队合作。心肺复苏分为四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台下的各班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心肺复苏的尝试,学生们用手掌根紧贴在假人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按压,捏鼻、张口、包嘴、吹气,成功救治。
争分夺秒之气道梗阻
气道梗阻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不完全性的表现为面色涨红,能发出卡塞微弱的声音。救援者应先鼓励患者咳嗽再去救助;完全性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紫,无法呼吸和发声,可以采用自救互救法。我们可以选择背部冲击法来救治患者。也可以选择背部进行按压。气道梗阻黄金救援时间为2分钟。同学们穿上专门的背心进行救援尝试,亲自体验了救治的过程。
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位老师细致耐心教导学生们,在讲座的最后,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同学们争着举手抢答,说明同学们已经充分掌握了应有的急救知识和方法。
每一次按压,每一次拍击,都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整个讲座过程生动有趣,有理论有实践,有新课讲授,有课堂回顾,有抢答有礼物,既做到了“知行合一”,又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是一次有趣有用有效极有意义的讲座。
学习急救,感悟生命
这次讲座,同学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与脆弱,更坚定了珍爱生命守护生命的信念。让我们将急救知识牢记于心,将生命安全抓在手中,愿生命不再轻易消逝,愿世界能幸福和谐。
文字:杨琴、周雨茜、邓思雅、王明轩、吴一寒 图片:各班主任 审核:盛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