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常州市第五轮徐锋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第八次活动顺利开展。新龙实验学校王亚萍老师以“中国羊的跨国迁徙”为主题,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初中地理公开课。课程以宁夏滩羊和南江黄羊为案例,引导学生化身“移民顾问”,探究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地理密码,生动诠释了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情境串联,解密牧羊天堂
课堂以“羊类天堂”澳大利亚为线索,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其地理位置,理解其“独占大陆”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从地形、气候等角度剖析澳大利亚养羊业的优势: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与西部高原的地形格局为牧场提供广阔空间;热带草原与沙漠气候为主的半环状气候带,配合丰富地下水,形成天然牧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宁夏滩羊(耐旱)与南江黄羊(湿润适应)的习性,结合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粗放牧羊带、绵羊-小麦混合带、农牧混合带)的分布,为两种羊匹配合适的“新家园”。
互动赋能,实践地理思维
课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学生结合牧羊带分布图与年降水量图,分析自然环境与农业布局的关联,理解“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教师适时引入澳大利亚养羊业机械化、产业化特点,以及政府政策与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以生为本,深耕教学反思
王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强调,通过视频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羊种特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未来将更注重乡土案例与全球视野的融合,深化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领悟。
这堂课以创新情境驱动深度学习,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实践,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范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