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九年级教学现状,精准把脉备考方向,进一步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5月24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通过课堂观摩、学情分析、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教学成果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为后续冲刺阶段的高效备考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当日,由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九年级课堂,随机听取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课程。课堂上,教师们聚焦中考考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层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课后,调研员、授课教师和组内老师进行评课。围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作业布置等环节展开细致研讨,既肯定教学亮点,也针对课堂节奏把控、学情反馈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
在学情分析会上,教研员结合区域学情,从命题方向、学生薄弱知识点等维度进行深度解读,指出部分学生存在审题不细、知识迁移能力不足等共性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调研组提出“靶向复习”策略,建议教师围绕高频考点梳理知识框架,通过典型例题精讲、变式训练强化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语文组
随着中考进入最后30天冲刺阶段,我校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精准发力,于5月14日开展中考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研讨活动。孙霞、吴莹莹、杨士刚、张小乐四位教师以特色教学法呈现四节高效复习课,通过多元策略破解诗词鉴赏难点,同题异构各有侧重。四节课得到了新北区教研员高度评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相信在师生共同浸润诗香的三十天里,定能让传统文化素养转化为考场上的自信锋芒。
数学组
本次调研以"与中点有关问题"为专题,我校宋老师和郎老师,以同课异构形式呈现了两节风格鲜明的示范课。课程围绕:中线,中位线,8字全等展开,涵盖基础巩固、模型提炼与综合拓展三个层次,契合中考几何压轴题的命题趋势。
宋老师的课堂:设计"问题链"串联经典题型,如"中点+平行线→构造中位线",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解题通法。
郎老师的课堂:将中点问题分解为倍长中线、构造中心对称图形等策略,通过变式训练强化迁移能力。
教学建议:加强分层教学设计,对基础薄弱学生增设"中点问题微专题"补偿训练
总结:两节课充分体现我校"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前来调研的听课老师高度评价课堂的生成性互动与中考衔接意识。
英语组
在本次九年级调研中,英语组开设的是中考专项复习--信息还原专题的复习课。以“语境重构--逻辑解码--策略内化”为设计主线,突破传统题型训练模式。课堂通过回顾练习,激活学生文本结构意识,以“逻辑锚点定位法”引导学生解析衔接词、代词等隐性线索,总结、梳理解题步骤和方法,攻克解题过程中的难点。两位老师都能根据本班学情,将碎片化技巧升维为系统化思维工具,助力学生在中考语境中实现能力的跃迁。
政治组
近日,飞龙中学政治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题异构调研课——《智启AI,掌握解题密钥》,由孙怡鸣和周蕾两位教师带来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展示。本次调研课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在AI浪潮中,关注时事热点,掌握九年级政治破题方法,树立正确价值观。
孙怡鸣老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将人工智能这一热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上台自评、同伴互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展示了一堂高效的方法指导课。周蕾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思路,通过生动的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审读情境、确定任务、信息提取、明确思路中,从而突破自我,掌握方法,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德育挑战提供了新样态。两位老师精心准备,高度重视,两节课都得到了校内教师及教研员周小芬老师的一致好评。
历史组
飞龙中学历史组的张隆琴老师和谢吟龙以“龙城星火照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常州地方史探秘与中考专题突破”为题,上了两节优质的公开课。张隆琴老师以常州三杰为主线,串联了整个课堂。张老师以她独特的亲和力,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谢吟龙老师挖掘乡土史料,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调动学生,展现了一节灵动的历史课堂。
物理组
在"探秘工程车"主题的物理课上,郭家老师以工程车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机械科学的探索之旅。课堂从工程车的机械结构入手,通过挖掘机动臂、吊车滑轮组等真实案例,生动讲解了杠杆原理与滑轮组省力机制,并对同学们的易错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并总结做题方法。随后聚焦能量转化过程,结合内燃机工作原理,系统剖析了燃料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完整路径,从基本原理角度辨析了内能与机械能,总结出通用的热机效率解题策略。课堂最后,师生共同梳理出"问题拆解→公式对应→综合计算"计算题分析法,为物理学习提供了具象化思维框架。通过这堂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物理课课,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计算能力,更掌握了透过现象追溯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化学组
黄梅和胡胜楠老师的课题是《探究发热包的奥秘》。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发热包遇水后的剧烈反应,通过实验分析,学生们发现放热的主要反应是铝粉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钠持续反应放热并产生氢气,因此使用时需远离明火。课程还强调了安全事项,如禁止使用热水、避免密闭空间操作,并提醒妥善处理废液,防止环境污染。
黄梅老师以事实为依据,并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搭建问题支架,层层推进,引发学生思考。胡胜楠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比较精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安全意识,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此次教学质量调研活动,既是对当前九年级教学工作的全面检视,也为后续备考指明了方向。飞龙中学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凝心聚力、深耕细作,全力书写2025年中考新篇章。
撰稿、图片:各教研组 审核:周剑波
![]() ![]() |